無題

國內這些年哈日風起, 似乎 “只要是日本的, 就一定是最好的”. 回台灣時, 看到電視上許多廣告, 都非得以日文播出. 若是日本產品也就罷了, 就連與日本毫不相關的房屋仲介等廣告, 都要硬加上一句 “依拉瞎依罵誰” , 就不知是啥道理?

最近幾年先後去了歐洲, 夏威夷, 中國大陸, 香港 – – 等地旅遊, 老公幾次問我要不要也到日本玩玩. 也聽許多朋友說, 此間旅行業者辦的返鄉順道遊(日本) 無論品質, 行程, 價錢都相當不錯. 但不知為何, 我就是有點興趣缺缺.

今年暑假前計畫回台灣時, 原打算和出差返美的老公, 女兒和她的美 (國) 女同學一起參加日本順道遊行程. 結果老公工作忙去不成, 龜毛的我又不想和別人睡一間房, 最後也就 “順理成章” 放棄了.

最近心情煩, 竟有點想去 “流浪流浪”. 算一算, 也有十幾年沒去日本了, 心想不如就去一趟日本吧. 老公也贊成我出去走走. 但問題又回到了原點, 那就是 — 沒伴. 唉! 記得之前一直跟女兒說, 要她先別找工作, 這一年就陪老媽遊山玩水去 (我這是哪門子的娘啊?). 但她個性好強, 覺得同學都找到工作了, 她怎麼可以跟著老媽鬼混? 結果現在她上班去了, 而我, 想旅行卻沒伴.

雖然身邊的親戚朋友都羨慕我 “年紀輕輕” (相對而非絕對) 孩子都已獨立. 但老公還在上班, 我想趁還走得動 (腳底筋膜炎沒犯)時, 多出去走走, 但沒伴也就沒勁.

看來, 我得先做好 “暫時只能自己跟團出遊” 的心理建設, 才能快樂迎接即將到來的 “空巢期” 了.

養了牠, 就不要拋棄牠

已經好久沒看 Animal Planet 頻道中, 如 animal cop (動物警察) 的節目了, 因為常常為節目中的貓,狗,馬, 甚至豬, 兔子- – 等, 受到不人道待遇的悲慘境況, 而哭得唏哩嘩啦. 儘管部分動物, 在相關單位的努力治療,訓練及安排下, 被善心人士收養, 但也有不少因重病或重殘或 “不夠友善”, 在不易找到適合的家庭收養的情況下, 終至被安樂死的命運.

真不懂, 怎麼會有人忍心傷害貓狗等可愛的動物?

在通往婆家的山路旁, 有一個小小簡陋的狗屋, 裡頭永遠關著隻小狗. 兩年多前關著的一隻小黑狗非常機靈可愛. 小黑狗有時會到婆婆家, 小叔常會拿些肉食餵牠, 還給牠取了個名字叫 “小不點”. 每次我們回去時, 也總會逗逗牠. 小不點幾乎成了我們回去拜見公婆時, 順道拜訪的鄰居.

去年我返台時回去探視婆婆, 卻發現小不點不見了. 狗屋裡換成另一隻狗, 新狗狗似乎很怕人, 怯生生的根本不敢正眼看我們. 婆婆說, 小不點在一次颱風時, 被土石流給掩埋– 死了. 我很生氣, 明明知道有颱風, 主人為何還是將小不點綁在狗屋裡讓牠無助的死了? 婆婆無奈的說: 那家人養狗就是為他們看守花圃的, 狗死了就再養一隻, 他們是不可能心疼的.

我氣得說要去檢舉他們虐待動物. 老公卻說, 以台灣保護動物政策的落後和推行不力, 以及許多人 “哎呀! 不過是一隻狗嘛!” 的態度, 我還是省點力氣吧!

說的也是. 只要看看全台有多少流浪狗, 就知道多數國人對待動物的心態與立場了.(氣炸!) 儘管許多善心人士, 在全國各地成立了大小保護動物的機構, 但似乎永遠不敷需求. 幾個月前, 國內富商郭台銘也宣布成立基金, 幫助流浪動物. 加入了關懷流浪動物的行列.

郭先生的愛心和善舉的確讓人十分感佩. 然而, 只要國人將養狗養貓當成 “買玩具給孩子玩, 玩膩了就丟棄的” 心態一日不變, 那麼再多的捐款, 再多的保護機構, 恐怕也救不完 “源源不絕” 的無辜動物吧?!

每一隻被收留的動物, 都有過一段非常悲慘的故事.

說是這麼說, 但捐款還是要捐的啦! 前年吧? 中部一家保護動物機構義賣一組六個, 以該機構所收養貓狗為明星的撲滿, 我趕緊郵購了一組. 原想分送給親朋好友, 希望大家一起加入幫助流浪動物的行列, 但畢竟不能寄望每個人都愛貓狗. 我於是聽從老公建議, 將撲滿分置在客廳, 餐桌, 房間- – 等地點. 只要一有零錢, 就投入錢筒中. 等累積到一定金額時, 再到郵局匯款給各保護流浪動物的單位.

曾經受虐或被棄養, 如果有了家(保護動物機構), 還成了明星呢!

說到此, 又忍不住想到咱們家小狗子QQ. QQ大約從一歲開始, 皮膚慢慢出現過敏搔癢的情況, 嚴重時身上抓得潰爛脫毛 看起來活像隻癩痢狗, 但我們從來沒想過放棄牠, 還努力為他尋求各種藥物治療. 如今, 總算大致控制住. 說來, 他也算是好命狗吧?!

笑得這麼開心, 應該素很快樂吧?!

有句鼓勵國人不要任意棄養動物的廣告詞是這麼說的: 愛牠, 就不要拋棄牠. 說來實在有點奇怪. 難道, 不愛牠了就可以拋棄牠嗎?! 應該是: “養了牠, 就要愛牠, 永遠不要拋棄牠” 才對吧?!

算了! 還是來看看我在台灣透過電腦網路看QQ, 所拍下來的可愛照片吧!

翹家的孩子回來了

感覺像過了一世紀, 完全沒寫任何文章, 任由自己的網站荒蕪, 因為一直處於 “沒什麼好說, 也沒什麼好寫” 的低落情緒之中.

一天獨自在家, 想到生命中的許多不如意, 心情惡劣至極, 竟忍不住放聲大哭. 那一晚睡覺時, 小狗子 QQ 一直靠在枕邊與我同眠, 甚至不曾爬上床頭櫃去. 在炎熱的夏日裡, 牠原本習慣不斷換位置的, 壁爐前的大理石, 浴室地面, 浴缸- – 等, 其實才是永遠一身毛皮大衣的牠, 最清涼舒適的床舖.

但那一晚, 牠卻整夜捱著我, 完全不曾稍離. 我原本一夜輾轉難眠, 但看著牠可愛的小臉, 就貼在眼前, 也因此不忍輕易翻身. 有人說: 上帝因為無法照顧好每一個人, 因此創造了母親. 難道狗狗的存在, 竟是除了被愛, 也是為必要時, 撫慰受傷者心靈的嗎?

無論如何, 休息夠也混夠了, 像翹課翹家的孩子, 終於決定回到原來的生活軌道. 趁著還有一點點力氣, 不如寫寫文章 — 就算偶爾發發牢騷, 罵罵人紓發一下情緒也好嘛! 哈!

至少還有可愛的小狗子QQ, 牠可是有著太多的趣事, 等著我為牠寫下完美回憶和記錄呢!

不過爾爾

和朋友聊天, 談到結婚後, 除了幫雜誌社做特約採訪編輯之外, 只短暫上了一陣子的班. 如今子女都成年了, 才發現自己這輩子, 似乎沒有什麼說得出來的 “偉大成就’.

婚後先生的一句承諾: “以後我會養活妳, 妳只要專心照顧家裡就好.” 讓天真的我從此 “乖乖地” 在家當個專職的家庭主婦, 有時也不免會想: 如果不是選擇在家 “相夫教子”, 不知道今天的我, 將會是什麼樣子? 會是雜誌社的主編嗎, 或者, 我會轉戰其他職場?

無論如何, 二十幾年下來的工作資歷, 至少薪水袋會豐厚些吧?! 過年也固定會有年終獎金吧? 多跩啊! 我可是到現在都還是 “伸手牌” 呢! 還得常常被人家說是什麼 “溫室的花朵”. 開玩笑, 說我是仙人掌還差不多呢! 哈!

好友非常體貼, 不斷告訴我: 兩個孩子就是妳最大的成就啊! – – – “. 而後, 當然就是對兒子女兒的一些溢美之辭. 兒子女兒是好友看著長大的, 自然對他們寵愛寬容些, 但即使明知如此, 聽了還是感到十分陶醉, 窩心.

一天晚上洗碗時, 突然想到, 兒子女兒的名字裡都有一個 “爾” 字. 若說他們是我今生最大的成就, 那豈不是說, 我今生的成就也 “不過爾爾” 嗎? 想到此, 不禁自己一個人大笑起來, “不過爾爾” – – 哈! 也不錯呀!

夏日驚蟄?

有位好友常說自己懶. 她說, 以前求學時期, 有一天她告訴母親說, 自己上輩子一定是個植物, 只有在風吹雨打時才需要順勢動一動. 朋友的母親未予置喙, 只理解地對她笑了笑.

過了幾天, 好友又跟母親說了: 我想我上輩子其實或許是個礦物, 躲在地底下千年萬年, 都不必動, 也不會有人驚擾. 多好! 但伯母這次說話了: “可是, 一旦這礦物被挖出來了, 可就是得被千錘百鍊唷. 那多慘啊!” 朋友也說了: “能有千年萬年的沉寂, 即使最後被千敲萬錘, 也是值得的呀?!” 也有道理! 何況, 說不定永遠不會被挖出來呢!

我覺得自己則比較像隻經常要冬眠的昆蟲或動物, 總會在有些時候遁入地裡,洞中, 等待下一個春暖花開季節的到來. 然而, 有時或許太倦太累太煩了, 非得等到春雷一再響起 (這叫驚蟄吧?!) 才猛然發現: “噢! 這會兒好像真的非出來不可了呢!”

又或者, 用 “駝鳥行為” 來形容我在厭倦人間瑣碎事務及打擊時, 會不自覺想躲起來逃避的心情, 也許更加貼切吧? 小時候做錯事常受到母親嚴厲的懲罰, 直至今日, 在遇到困難或突發事件時, 潛意識裡都還不免擔心, 如果處理不當, 不知會不會又要受到什麼懲罰?

只是, 人總是要成長的. 誠如一位心理醫生說的: 我們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無助的小男孩小女孩了. 現在的我們, 已經有本事也夠強壯, 可以自己處理事情, 不必再擔心受到懲處. 的確, 或許那個躲在心靈深處的孩子, 也該試著長大了.

老公是個非常堅強踏實的人. 他常說: 人活在世界上, 就是要解決問題的. 我實在非常佩服他的堅強與勇氣. 只是同樣吹風淋雨, 有人隨即傷風感冒, 有人卻沒事. 心靈承受挫折的韌性不同, 又何嘗不然? 只能說每個人體質不同, 沒什麼可比, 也沒什麼好羨慕的吧?!

不過, 就如朋友說的: “植物也好, 礦物也罷 (我還要替她補充一下, 還有人物, 動物), 只要不是廢物就好. 想想自己再不醒來, 早日鑽出蟄伏的洞中, 恐怕就真要成為廢物了. 這次冬眠的時機雖然不對, 但能由自己意識的春雷敲醒, 也算是另一種成長吧?!

躲在心靈深處的那個孩子

前幾天到書局買書時, 看到櫃台邊擺著一疊某翻譯小說的試讀本, 便順手帶了本回家.

書中敘述一個小男孩, 在承受失去母親的傷痛後, 隨即又面臨父親再娶的殘酷事實. 面對繼母和同父異母弟弟, 男孩心中升起了深深的恨意. 男孩將如何走出喪母的傷痛, 以及戰勝因嫉恨而在內心深處無限膨脹的惡魔, 從而為自己找到成長的力量和勇氣?– 這是試讀本對原書的簡單敘述.

試讀本的封底還有這麼一段話: “每個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 而每個小孩心裡, 都有個未來的成人靜靜等候”, 讀來感觸良多.

曾經也在一本書上讀到過: 童年時的傷痛若沒有適時的得到療癒, 那些傷痛將隨著童年時的我們, 一起躲入意識深處 – -. 也就是在我們的心靈 (意識) 深處, 將永遠躲著一個沒長大或帶著傷痛的孩子.

好友的父親幼年喪父, 他的母親為了生活, 不得不或日或夜外出工作賺錢. 當時才四五歲的伯父, 只能獨自在家. 而為了省錢, 還被一再叮嚀: 必須早早吹熄油燈上床睡覺. 人天生怕黑怕暗, 一個四五歲的孩子, 又如何能夠例外?

或許因為成長過程特別艱辛, 養成了伯父後來獨立堅毅的性格. 然而, 那個孤獨無助的男孩, 卻在伯父七十幾歲時, 從他的意識中逃出, 讓原本在好友家人心目中, 一直是堅強勇敢形象的父親, 顯現出極端脆弱的一面.

記得幾年前好友曾經告訴我, 每當伯母要外出時, 伯父總會想要跟著. 如果實在不能跟 (如伯母參加彼此默契不帶另一半的同學會) 的時候, 必定會跟伯母哀求: “一定要快點回來哦!”. 想當時, 我和好友還一起笑著伯父, “越老對伯母越依戀”. 後來好友家人才發現, 每當伯父一人在家時, 常躲在房裡不敢出來, 顯然非常沒有安全感.

這時大家才知道, 童年時的孤獨和恐懼, 對伯父傷害之深. 更重要的是, 那陰影從來不曾自他心中褪去. 想來令人心酸.

或許, 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 也都躲著一個因傷痛太深, 以至未能長大的孩子吧?! 又或許, 那個童年時的我們, 也正等待著有一天, 從隱躲甚至禁錮的意識中跳出, 再一次期待被關懷被療治. 只是, 儘管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無助的孩子, 我們是否真的就有能力, 回頭安撫,治癒童年時那個受傷的 “我”?

很好奇書中那名叫大衛的男孩, 如何為自己找到成長的勇氣和力量? 但終究還是沒買來正式的發行本. 因為總是想: 那個童年時期的他, 最終會不會也難免要悄悄的躲入他內心深處, 像伯父一樣, 當他很老很老的時候, 在每個孤獨無助的時刻, 還是會思念呼喚著他的親娘?

衰事二三樁

人生總是起起浮浮, 有些人很能輕鬆面對; 有些人如我, 就難免心情鬱悶, 久久不能釋懷.

前一陣子似乎諸事不順, 煩到讓一向自認不迷信的我, 都不禁要懷疑是不是該回台灣找個人祭解一下?

首先是, 家裡的 GE 微波爐有一天啟動後, 莫名其妙地竟再也無法停止運轉, 無法關機, 門無法開啟, 食物也無法取出- – -. 還好當時沒有啟動後, 就離開去忙別的事. 否則, 機器無法照設定時間自動停止運轉, 食物不斷加熱, 最後不爆炸才怪.

打電話給製造廠商, 說是三天後才能來修. 實在很難想像, 他們怎能讓自家公司製造, 如今已成了 “危險武器” 的自家產品, 在使用者家裡持續運轉三天? 總算稍稍能夠理解有些老美愛告的心情, 想必也是在無奈和無力感不斷交織後, 不得不的抉擇吧?!

亞洲人畢竟不熱衷爭吵興訟, 還是乖乖自己想辦法吧! 因為微波爐是 build in (墊高固定, 鎖在廚櫃框中) 的, 因此必須將鎖住微波爐的外框和支架等的螺絲拆下, 才能移出微波爐並拔除插頭. 說真的, 這種產品就算修好, 或即使再送我一台新的, 我也不敢再用了. 加上公司傲慢的服務態度, 做為弱勢的顧客, 唯一能做的, 也就只能消極的將其列為永久的拒絕往來戶了.

接下來這件事, 同樣讓人生氣.

其實一開始是兒子女兒貼心, 趁著母親節幫我在網路上訂購了一台相機. 不料, 東西寄達打開一看, 不僅顏色機型都不符, 還是較低價的機型. 我們於是拿著整個郵寄盒, 直奔 Best Buy (開車啦!) 店面要求退貨. 可笑的是, 對方竟以 “產品和出貨單不同”, 不讓我們退貨. (有沒有搞錯? 這正是我們要退貨的理由啊!) 並說 “這種情況”, 只能以郵寄回去方式退貨.

兒子顧慮萬一郵寄回去後, 對方藉詞商品遭我們 “偷換” 為辭, 不肯退錢, 不願意接受以郵寄方式退貨. 該店員於是打了通電話給網路部門, 給了我們一個所謂 “負責本 case 的人” 的名字 (沒說姓), 並說兩天內會有人與我們聯絡.

我們真的是太老實了, 就這麼答應他們的 “安排 “, 在家裡傻等了兩天. 哈哈! 可想而知, 最後當然沒有任何人和我們聯絡.

空等了兩天, 再有修養, 恐怕都要抓狂. 我要兒子利用晚餐前, 打電話到網購部門找之前店員提到的 “負責人”. 結果, 根本沒人知道他是誰. 電話就這麼轉來轉去, 最後總算有個真正肯負責的 supervisor, “教導” 我們到店裡質問店員, 網路上有哪一點提到有任何理由, 不許我們在店裡退貨的 – – -?

雖然最後終於順利完成退貨, 但想想, 從七點打電話打到八點多, 再到最近的店家 15分鐘左右車程. 到達後, 排隊 — 等待 — 辦完退貨時已經九點, 一個晚上徹底泡湯, 我們的晚餐也變成了消夜.

有時不免懷疑: 我們的東方姓氏和外表, 多少影響我們在美國生活時, 遭到不平等的對待吧?! 但身邊也有些極端 “愛美” 的亞裔人士堅信, 沒有歧視或不公平對待, 不可思議.

無論如何, 做為一名弱勢的消費者, 不善爭吵不愛興訟 (語言不夠好和文化因素都是主要原因), 但我們永遠有最後一個籌碼 — 就是將這種不友善, 不負責任的公司, 列入永久的拒絕往來, 再也不買他們的任何商品.

而美國企業在面對日韓產品的強大競爭力時, 若再不徹底改善其服務態度, 長此以往, 結局恐怕也是不會太樂觀吧?!

“禮貌”有那麼難嗎?

為了暑假回台的事, 打電話到此地的ㄨ航辦事處. 接電話的小姐態度相當差, 真不知究竟哪裡得罪到她了.

這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和這家航空公司接觸的不愉快經驗了. 但實在懶得跟她 “比賽誰比較沒禮貌”, 我耐著性子禮貌的問完問題, 才悻悻然地掛掉電話. 後來在和先生 skype 的時候, 終於忍不住一肚子委屈的跟先生抱怨.

老公跟我說: 這種無禮的人多得是, 根本不值得在意. 前兩天他在台灣搭計程車, 自上車告知目的地, 到後來提醒何處轉彎,何處下車, 司機先生都不曾說聲 “好的” 或 “瞭解” . 甚至, 連聲 “嗯” 都吝於回答. 有時還真不禁懷疑他究竟聽到了沒. 但反正最後順利抵達目的地, 也就犯不著跟這種 “自認為很酷” 的人一般見識了.

儘管我們從小被父母師長一再教育, 對人要有禮貌. 而在企業講究服務的現代, 做為公司第一線的電話服務人員, 和號稱服務業的計程車司機, 態度更是應該親切和藹. 但就是有部分人堅持: “老娘(老子) 就這調調兒, 你怎麼樣?” 的信念, 妳又能奈她何?

只是, 航空公司若請到太多這樣的人, 業績想要所突破, 恐怕也很難吧?! 唉!

雨與陽光

昨天早上起床後, 打算讓 QQ 到後院玩耍時, 才發現外頭正下著雨. 或許昨夜早已下了一夜的雨了吧?!

不能到後院去玩, QQ 當場 “衰臉”. 哦噢! 每當這時候, 總讓我想起兒子女兒小時候電視上那個兒童感冒藥的廣告: “下雨了, 媽媽不讓我出去玩 – – ” 兒子女兒小時候, 大概也有過這樣的委屈吧?!

整個上午天空一直灰濛濛的, 本以為會下一整天甚或更久的. 沒想到, 過了中午雨漸漸歇了, 最後終於雨過天青. 我於是決定開車帶 QQ 出去繞繞 — 在屋子裡關久了是會發瘋的. 下過雨之後的街頭, 有如漂洗過般一片清明, 空氣感覺起來更是特別清新. 唉! 雨如果也能洗去人們心中的陰鬱該有多好.

今天早上醒來時, 陽光早已迫不及待地在窗外輕敲. 放 QQ 到後院後, 我隨即拉開屋裡所有的窗簾, 陽光於是充滿了整個屋子. 甚至女兒房裡沒有窗戶的衣物間, 都特別給點上了燈. 這下了整個屋子可都徹夜的 “亮” 起來了. 哇!

經過數日的陰霾, 我的心情似乎也在這時亮了起來. 今天有事要忙, 明天 — 嗯! 就明天, 去買上幾個精緻的小蛋糕, 配上一杯好茶, 還有書與音樂, 那些人世間的不幸, 就暫時將它們都忘了吧! — 我在心裡這麼決定.

悲劇

最近幾個月因手術後體力變差, 加上心情也一直處於低潮, 因此一直沒有好好耕耘自己的部落格. 說是 “兩天打魚, 三天曬網” 也不為過吧?! 前兩天才終於打算振作起精神, 要好好發憤圖強, 不料又來個 “校園殺戮事件”, 讓我心情一下子又跌入谷底.

正如某主流媒體一位新聞主播所說: “Virginia Tech 校園殺戮事件發生之後, 許多人一定開始在想: “死者當中不知道有沒有我認識的人?” “我的朋友當中, 有沒有人的孩子是讀這所學校的?” “若有, 他們是否安全? – – (當時名單尚未公布). 一下子讓許多人都陷入了恐慌.

其實, 即使素不相識, 光想到那些人是如何在極其驚懼當中, 莫名其妙地被殘酷殺害, 三十幾個家庭也因此為之破碎, 就已經夠讓人心碎. 而這些受害者, 只是單純的到學校求學(或教學), 和兇手並沒有任何仇恨啊!

想當初, 那些父母必然是多麼地高興孩子能申請到心目中理想的大學, 又該是多麼歡喜開心地送孩子入學. 而如今, 竟是這樣的結局.

許多父母也不禁開始要擔心懷疑: 我的孩子在校園裡是否安全? 他們是否也可能會碰到這樣的煞神? 天啊! 孩子只是去學校念書, 又不是上戰場或入黑幫, 怎麼一時間竟彷彿有著 “命在旦夕” 的疑慮? 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啊?

已經是四月中下旬了. 美國各高中的準畢業生們, 差不多都已經收到大學的入學通知(或拒絕信), 也差不多要決定選擇上哪一所大學的時候. 本想寫一篇有關這 “幾家歡樂幾家愁 ” 時節的文章的, 如今怕是沒那個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