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兒子女兒聊天時, 談到女兒三四歲時, 鬧的個小笑話:
話說有一天, 我正要外出買菜, 便順口問兒子女兒, 要不要我帶什麼零食回來給他們? 兒子先開口: “那我要吃乖乖, 五香的哦!” 一旁的女兒聽了立即接口: “五箱? 噢! 那麼好?! 那我要八箱.” 讓我和兒子當場笑倒.
像這樣音同義不同所造成的誤會, 還有幾則:
去年, 母親因嚴重暈眩住院檢查. 一天晚上, 我陪著她到病房外走廊走走, 剛好遇到一位舊識, 很自然的就互相問起入院的原因. 原來, 那位阿姨是因為眼睛視網膜剝離, 必須動手術而住院.
後來, 老媽一直問我: 老人家到底是眼睛的什麼 “玻璃” 怎麼了, 為什麼要開刀? 我試著跟老媽解釋, 但台語當中就是找不到貼切的字眼來正確敘述 “剝離” 這兩個字. (這大概只能怪我才疏學淺了). 因此, 老媽恐怕至今依然搞不清, 人家眼睛的 “玻璃” 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另一則, 則是陪老媽複診, 在候診時偶然聽到的. 當時一位老太太在候診時, 跟其他患者閒聊談到, 她親戚先前眼睛 (還是臉部皮膚?) 方面的問題, 有個聽者問她: “那現在情況怎麼樣了?” 老人家於是回答: “啊醫生好像幫他潑一種尿酸, 現在比較好了.”
玻尿酸? 潑尿酸? 噢! 啊怎麼差那麼多?
p.s. 玻尿酸 (HA): 美容產品中的當紅炸子雞, 常被強調於其強力的保濕效果. 據說也被運用於皮膚整型, 白內障及骨關節的治療上. 至於 “潑” 尿酸, 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