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溪海子” 在我們的這趟九寨溝, 張家界之旅中, 其實並不是 “太重要” 的景點. 加上為了趕路, 導遊只讓司機先生趁著天黑前, 在路旁停留幾分鐘, 讓我們匆匆看了幾眼疊溪海子. 因為天黑又下著大雨, 我甚至沒能拍到像樣的照片.
之所以要特別介紹, 是因為七十多年前, 這裡曾經發生過慘烈的地理變動, 結果造成近萬人罹難. 同時也應證了古人所云: “滄海桑田”, 實在讓人不勝唏噓.
西元1933年, 一場 7.5 級的強烈地震, 讓建立於西元六百多年的古城–疊溪古鎮, 瞬間位移下陷了50公尺深, 從此不見天日. 臨近古鎮的 21 處羌族村寨, 也同時遭到淹沒. 這次地震不僅造成了上萬人的死亡, 岷江也因此斷流, 大量倒灌而入的岷江江水, 及四周崩塌滑落的山體, 在此形成了岷江上游最大的一處堰塞湖, 即 “疊溪海子”.
在那寧靜湛藍的湖水底下, 其實埋葬了多少不幸的冤魂?
天崩地裂過後, 古鎮和四周的村寨, 以及無數的冤魂, 自此長眠於疊溪海子湛藍的湖水之中. 至於地震當時, 古鎮斷裂崩落的現場, 如今卻成為了已知世上保留最為完整的地震遺址.
暮色中的疊溪海畔, 小攤的點點燈火, 以及隨著主人緩緩踏向歸途的白色氂牛.
所謂 “昔為滄海, 今為桑田”. 過去的這片土地, 或許未必真稱得上桑田, 至少是百代以來, 許多人辛苦建立的美麗家園所在. 卻因為一次的大地之怒, 瞬間灰飛湮滅, 桑田成了滄海, 怎不教人浩歎生命之無常?!